9月29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共同主办的“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在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进行专场宣讲。学校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代表在报告厅现场聆听宣讲,全校其他师生通过校内直播系统收看收听。
宣讲活动开始前,少先队员代表为红色讲解员佩戴了红领巾,表达他们最诚挚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本次宣讲,红色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尽善尽美为人民》《我是一颗纽扣》《军中花木兰》等6个故事,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革命奋斗、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宣讲主持人姚庆伟)
(杨洋讲述《尽善尽美为人民》)
来自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的杨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为人民之解放,鞠躬尽瘁践初心的故事。
(刘蕾讲述《我是一颗纽扣》)
来自山东博物馆的刘蕾,以一颗纽扣的视角,讲述了“四五烈士”吴苓生为国奉献的故事。
(马艳讲述《军中花木兰》)
来自中共齐河县委党校的马艳,讲述了抗日女英雄邵克,从女扮男装的英雄少年,成长为矢志不渝的革命战士,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故事。
(杨子墨讲述《南下干部——那颗最耀眼的星》)
来自菏泽市单县红色湖西教育基地的杨子墨,讲述了山东南下干部代表“焦裕禄”的故事,展现了南下干部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离开家乡、落地生根,以朴素的人生践行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仰。
(高天天讲述《抉择》)
来自临沂市博物馆的高天天,讲述了齐鲁时代楷模王成龙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在新时期强军兴军的征程中,沂蒙精神代代传承。
(龚晶晶讲述《跨越百年的家书》)
来自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龚晶晶,讲述了百年前北洋将士陈京莹在奔赴战场前写给父亲的一封绝笔家书,信中道出了北洋将士在家与国、忠与孝之间的抉择。他们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砥砺前行。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德育副校长李伟介绍,育秀小学一直以来培养学生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要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学校师生在浸润教育“浸、互、融、深、恒”五字诀引领下,初步形成“浸润”教育品牌,不断打造有故事的温润校园。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大队辅导员李文禾说:“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山东红色历史、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后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追随前辈的脚步,勤奋学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四年级三班刘明柯在观后感中写到,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更加深刻的学习了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的决心,我要用实际行动书写灿烂的明天。